土大媽教你如何孵鵝蛋
發表時間:2013-12-14 11:11:00
提高鵝蛋孵化率是孵鵝蛋的小伙伴們的共同目標。土大媽就如何提高鵝蛋孵化率做出以下總結:
1、溫度是提高鵝蛋孵化率的首要條件,孵鵝蛋要求的溫度比雞、鴨蛋偏低,正常孵鵝蛋的溫度是37.8℃~37.6℃。
2、翻蛋:應每隔2~3小時翻動一次,角度盡量大點,一般為45°~50°角。
3、晾蛋:孵鵝蛋到14~16天時要晾蛋,每天2次,上下午各1次,天熱時改在早、晚兩頭,晾蛋時間每次30~40分鐘,晾蛋蛋溫標準與人體溫相同,36.5℃即可。經驗豐富的土大媽高手用眼皮試溫,即把蛋放在眼皮上,感覺不燙眼皮即正常,各個部位特別是四個角的蛋多試幾個,晾好后用30℃的溫水噴灑蛋面2次,然后送回孵化機內繼續進行鵝蛋孵化。
4、通風換氣:孵鵝蛋機進氣孔前期打開1/5左右,中期打開1/3左右,后期打開1/2或再大些。
5、鵝蛋種蛋入孵:鵝蛋種蛋入孵前在25℃條件下,預熱4小時左右消毒,種蛋碼盤應橫向臥放在盤上,蛋盤編號應注明入孵日期。
6、孵鵝蛋的日常管理
1)、孵鵝蛋期內應進行3次照蛋,一照是在7~8天,二照是在第15~16天,三照是第27~28天。但在實際鵝蛋孵化工作中只進行一照檢出無精蛋;二照三照一般進行抽檢,二照看蛋小頭尿囊是否合攏,俗話稱封門;三照看蛋內是否有影子晃動,俗稱閃毛,做到看胎施溫,以便隨時調整孵化溫度和濕度。
2)、孵鵝蛋過程中隨時檢查溫度和濕度,溫度表要經過校對,發現不正常要及時更換。機內水盤上如有浮毛或其它雜物要及時撈出和及時補充熱水以維持機內正常濕度。并隨時觀察機器運轉情況。正常濕度:所謂正常濕度也是根據胚胎發育的情況靈活掌握的??偟脑瓌t是“兩頭高,中間低”。孵鵝蛋初期胚胎產生羊水和尿囊液,相對濕度可控制在70%~75%左右。孵鵝蛋中期,胚胎要排除羊水和尿囊液,相對濕度為50%~60%。孵鵝蛋后期為了軟化蛋殼,有利于破殼,可提高到75%~80%。
3)、孵鵝蛋過程中胚齡在28天左右將蛋移入出雛機內,適當降溫、增溫,停止翻蛋。30日齡開始大批出雛,應每隔4小時揀一次鵝雛,并隨即揀出空殼以防扣到其它胚蛋上影響出雛。
4)、孵鵝蛋過程中的助產,后期對出殼有困難的胚蛋適當進行助產,即在啄殼處打小孔,隨啄殼情況逐漸擴大,但嚴禁弄破尿囊引起出血。